您好,欢迎访问广东咏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 网站地图 | XML
近者悦、远者来,以服务为立身之本
咏思信息隧道施工安全专家
咨询电话: 13790021371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全国咨询热线 13790021371

广东咏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联系人:黄先生

手机:13790021371

邮箱:fshuangzh@139.com

地址:广东佛山市南海桂城街道简平路一号天安数码城一期709室

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
隧道施工安全人员定位:为生命安全装上 “导航仪”

时间:2025-08-01 09:24:45 点击: 6

在幽暗、复杂的隧道施工环境中,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安全都牵动着整个项目的神经。如何实时掌握人员动态、快速响应突发状况?人员定位技术正成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硬核手段,为地下作业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网。图层-0.jpg

为何隧道施工必须重视人员定位?

隧道施工堪称地下迷宫探险,围岩坍塌、突涌水、瓦斯泄漏等隐患随时可能降临。传统的人工点名、对讲机呼叫等管理方式,在紧急情况下往往反应迟缓,难以精准定位人员位置,延误救援时机。

以某铁路隧道坍塌事故为例,由于缺乏实时定位系统,救援队伍无法确定被埋人员的具体位置,只能盲目挖掘,不仅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,还增加了二次坍塌的风险。而在另一起瓦斯突出事故中,因无法快速统计撤离人数,指挥部始终无法确认是否还有人员滞留危险区域,决策陷入被动。

人员定位技术的引入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它能实时追踪施工人员的位置、移动轨迹,在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锁定人员分布,为救援指挥提供数据支撑,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损失。

主流定位技术:各显神通守护地下安全

目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人员定位技术,如同不同性能的导航系统,适配着多样的施工场景。

1. 蓝牙定位:精准覆盖的短距哨兵

通过在隧道内部署蓝牙信标,施工人员佩戴的定位标签(如智能安全帽)可接收信号并计算位置,精度可达 1-3 米。这种技术成本较低、部署灵活,适合中小长度隧道或局部重点区域(如掌子面、交叉口)。例如在某公路隧道施工中,管理人员通过蓝牙定位系统,能清晰看到各作业班组的实时分布,避免人员进入未支护的危险区域。

2. UWB 定位:厘米级的精密追踪者

超宽带(UWB)技术凭借纳秒级脉冲信号,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,堪称隧道定位的顶配。在高风险作业区(如瓦斯工区、断层破碎带),UWB 能实时捕捉人员的细微移动,一旦有人靠近危险边界,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。某高瓦斯隧道应用 UWB 定位后,成功预警了 3 起人员误入禁入区事件,避免了潜在危险。

3. GPS / 北斗定位:洞口区域的户外向导

在隧道洞口、明挖段等露天区域,GPS / 北斗定位可发挥作用,与洞内技术形成无缝衔接。施工人员从地面进入隧道时,定位系统会自动切换模式,确保全流程轨迹可追溯。

定位系统的核心功能:不止于知道你在哪

一套成熟的隧道人员定位系统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位置显示,成为安全管理的智慧大脑

1. 实时监控与电子围栏

管理人员在监控大屏上可直观看到所有人员的位置、姓名、工种等信息,如同拥有透视眼。通过设置电子围栏,当人员进入禁入区(如未爆破区域、高瓦斯区),系统会立即在终端报警,同时向相关人员的智能设备发送提醒,实现双重预警

2. 轨迹回放与考勤管理

系统自动记录人员的移动轨迹,可回溯任意时段的行走路径。这不仅能用于事故后追溯,还能优化作业流程 —— 例如通过分析轨迹发现某班组往返材料库的路线冗余,调整后每月节省 20 小时工时。此外,定位数据可自动生成考勤报表,精准统计各作业面的人员在岗时间,避免虚报冒领。

3. 紧急求救与一键点名

施工人员随身携带的定位设备设有 SOS 按键,遇险要可立即触发报警,系统会同步显示求救位置并通知指挥部。在突发事件中,管理人员通过一键点名功能,10 秒内即可统计出危险区域的人员数量,为救援排序提供依据。某隧道突涌水事故中,定位系统在 3 分钟内确认了全部撤离人员,仅有 2 人被困,救援队伍根据定位精准施救,最终全员脱险。

4. 设备联动与智能预警

定位系统可与通风、门禁、瓦斯传感器等设备联动,实现智能响应。例如当某区域瓦斯浓度超标时,系统会自动锁定该区域的人员位置,同时联动门禁关闭出口,防止人员误入,并启动应急通风。

实战案例:定位技术如何改写安全结局?

在镇广高速广纳隧道(高瓦斯工区),智能定位系统与瓦斯监测设备形成联防。当检测到瓦斯浓度上升至预警值时,系统立即定位该区域的 5 名施工人员,指挥部通过广播通知撤离,并在监控屏上追踪撤离轨迹,确保全员到达安全区后才启动排风措施,整个过程仅用 8 分钟,避免了潜在的爆炸风险。

而在某岩溶隧道施工中,突涌水发生前 10 分钟,定位系统显示掌子面附近的 3 名工人静止未动(实际是在处理设备故障),指挥部通过系统喊话提醒撤离,3 人刚离开就遭遇涌水,因撤离及时未造成伤亡。

未来趋势:定位技术将更安全

随着隧道智能化的推进,人员定位技术正朝着更智能、更融合的方向发展。未来,定位标签可能与智能安全帽深度集成,通过 AI 算法分析人员的移动速度、停留时间,自动判断是否存在异常(如突然倒地、长时间静止),主动触发求救信号。同时,5G 技术的普及将实现定位数据的实时传输,让地面指挥部与地下作业面零时差联动。

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,本质是对的守护。人员定位技术就像给地下作业人员装上了生命导航,让每一步施工都有迹可循,每一次险情都能快速响应。在科技的护航下,曾经的地下迷宫正变得越来越透明、越来越安全。




13790021371